春风携智启新绿 五育融通探自然
2025-03-16
引言:
当人工智能与生态教育相遇,会擦出怎样的创新火花?在植树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碧桂花城学校以“AI+生态”为切入点,开展了一场融合科技探索与生命教育的绿色行动。让我们跟随花城师生的脚步,感受这场智慧与汗水交织的春日交响曲。
3月12日,碧桂花城学校“小手拉大手 智研生态链”植树节主题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全校师生以年级为单位,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结合真实的生态场景,开启了一场项目化学习之旅。通过劳动实践、科技赋能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结合,学校构建起了一套全新的生态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四年级:指尖探秘生态链,辨草护绿显担当
三、四年级的学生化身“护绿小卫士”,走进万通园林这一花卉世界劳动实践基地,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生态学习之旅。在专业园艺师的指导下,他们参与了“辨草留益”课程,深入学习如何区分杂草与有益植物,并掌握科学的除草技巧。在实操环节中,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穿梭于草丛间,精准拔除有害杂草,同时细心呵护每一株绿植。专注的眼神、默契的合作和洋溢的笑容,共同谱写出一曲春日里最动人的乐章。
五、六年级:共植新绿育希望,规划未来绘蓝图
在三水劳动实践基地,五、六年级的学生代表在德育处郭园主任、五六年级级长以及园艺专家冯场长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树活动。从了解树苗品种特性到挥锹培土、浇水养护,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学们还为每棵树挂上了认养牌,许下了长期守护的承诺。
在植树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之时,我们精选了几位同学的体验心得,与大家共同回味这段绿意盎然的旅程:
“这次植树节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植树的意义。树木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我希望这些小树苗能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也期待更多人加入爱绿护绿的行列,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五(2)班 喻紫翎
“最有趣的环节莫过于给小树苗浇水!阳光洒在水管喷出的水花上,亮晶晶的水珠点缀着小树苗的叶子,仿佛它们在眨着眼睛向我们微笑。回去的路上,我们看到去年种下的树已经开满了雪白的花朵,蜜蜂嗡嗡地飞舞其中。摸着自己沾满泥巴的手掌,我迫不及待地盼望着明年春天,看看我们的小树苗是否也会开出如此美丽的花朵。”——五(3)班 彭思敏
“回想起去年的植树节,我们亲手种下了一棵棵稚嫩的小树苗。那时的它们弱不禁风,稍有风吹便摇曳不止,我不禁怀疑它们能否经受住风雨的考验。然而,今天当我再次站在这些树前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不已。它们枝繁叶茂,绿荫成片,根系深深扎进泥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那一刻,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这些树就像我们一样,在风雨中不断成长,为大自然增添了勃勃生机。”——六(7)班 霍煜铿
“今天是植树节,我又一次作为代表参加了学校的植树活动。站在去年和同学们一起栽下的小树前,我的心中充满了骄傲。记得当初它还像个害羞的小宝宝,娇小而脆弱。而现在,它已变得枝干粗壮、绿叶葱茏。更令我惊喜的是,它还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芬芳。看着它朝着阳光快乐地伸展枝条,我真心希望它能一直这样茁壮成长,成为大山中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六(5)班 陆梓晴
全学科矩阵:人工智能赋能成长
本次植树节活动突破了传统劳动教育和生态教育的界限,构建起“1+X”智能生态课程体系。各年级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项目化学习:
一年级《废弃物的绿色重生》: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创意盆栽,装点校园栏杆,践行“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二年级《植物成长手绘记录表》:通过四格观察卡记录绿植生长过程,将科学测量与艺术表达巧妙融合;
三年级《微观生态观察员》:设计AB组水培对比实验,用数据揭示植物生长的秘密;
五年级《蔬菜成长记录者》:尝试绘制生长曲线图,分析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六年级《未来森林规划师》:借助AI工具辅助设计校园五年绿化方案,将科技与生态完美结合。
生态育人向未来 科技筑梦正当时
作为一所致力于生态教育的特色学校,碧桂花城学校近年来不断创新跨学科实践课程。从红色主题教育到学生读写创演成果的精彩展示,再到此次跨学科的植树活动,学校始终将“五育融合”贯穿于育人全过程。正如田桂花校长所言:“每一株幼苗的成长,都是生命教育与责任教育的生动课堂。”
目前,各年级的特色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这场融合自然智慧与人工智能的探索之旅,正在春日暖阳下书写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新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探索中点亮梦想!
撰稿:郭园 郑莹莹 黄晓芸
拍摄:陈萍 卢勋辽 张萌萌
审核:郭园 吴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