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看云亲密接触

2010-12-14

2010年12月11日一大早,碧桂花城学校三年级四名语文老师兴致勃勃地前往顺德一中附小,参加区“儿童阅读”研讨会。

会议由附小欧瑞英校长主持,欧校长首先向老师们呈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量的文字:“第一学段(1~2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然后听附小陈颖老师讲了一节绘本阅读课《小真的长头发》,一中附小彭素萍老师做了题为《相信岁月 相信种子》的“读写绘”经验交流,容桂瑞英小学陈翠主任介绍了题为《阅读,让孩子有诗意的栖居》的学校阅读管理经验材料。

十点钟,薛瑞萍老师在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前台,依然是熟悉的红色褂子,提着一个普通的蓝布袋,没有客套,没有寒暄,薛老师开始了班级儿童阅读讲座。

薛老师现在教一年级,话题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说起,从读者的角度来读这本书,薛老师最大的感受是“不像过去那么焦虑了”。讲座重点围绕“日有所诵”和“吟诵”展开,薛老师说,“日有所诵”是对儿童天赋之门的叩启,做过日有所诵的老师绝没有“时间从哪里来的”的困惑,很多老师把一本语文教材变成了黑洞,其实教材不过是地图,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去寻宝,而不是把他们变成地图上的小蚂蚁。薛老师还说,《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内容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诵读,而不是“照单全收”。“吟诵”是薛老师带这届学生才开始做的事,她说,日有所诵注重孩子由内而外的改变,吟诵更注重孩子的自我表达,更符合儿童天性,更容易让孩子与语言之间产生和谐。薛老师为现场老师们展示了自己班学生吟诵的课堂实录,并教会场上的老师们吟诵《春晓》《静夜思》《无题》等诗歌,在《水调歌头》的吟诵声中,讲座不知不觉结束了,可全体老师都还沉浸其中,过了许久,掌声才缓缓响起。

会上,薛老师向老师们推荐了研究华德福教育的中国专家吴蓓老师的专著《请让我慢慢成长》,还推荐了三本适合中国父亲阅读的书,一本是美国吉姆•崔利斯写的《朗读手册》,一本是英国肯尼斯•格雷厄姆写的《柳林风声》,一本是意大利贾尼•罗大里写的《电话里的童话》,鼓励中国父亲像这些外国父亲一样,为自己的孩子开始“一对一”的大声朗读,培养出优雅的中国绅士。

会后,我们跟薛老师亲切合影并向她请教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在课堂上照顾那些弱孩子,我有时会在初读时请一些不举手的弱孩子站起来朗读课文,是为“暴露困难”,因为“不放心”,这样做常常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薛老师不赞成这种做法,她认为这是在让那些弱孩子“示众”,是在强化他们“我不行”,好的做法是让读得好的学生先读,让弱孩子听,然后“滥竽充数”跟着读,跟到他能读好的时候,自然会举手。“我们有必要在课堂上让每个孩子听到美好的声音美好的文字”,薛老师如是说。

一直以来,看云都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精神偶像,“看云说”几乎成了很多语文老师的口头禅,有了这次亲密接触,更坚定了我们几位老师把日有所诵做下去的信心,因为不仅仅是为了坚持,更是为了滋润,是在诵读的过程中让童心滋润我们,使我们的职业之树常青。

附:

看云:真名薛瑞萍,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2006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自称“布衣”“草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主要著作有《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们班的阅读日志》《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国内第一部母语教学及班级成长记录《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五(2)班的语文故事》《教六年级的日子》。

(文:杨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