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2011-03-21

上周五,我与教学处miss戴一起参加了陈村镇教育局组织的深圳学习交流活动。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难抑喜悦之情,遂简要叙述,与大家分享。

3月18日早七点,陈村镇一行三十人乘车前往深圳,我们到达的首站是深圳市罗湖区外语学校初中部,进入学校的第一感觉是学校面积很小,不仅如此这还是一家年轻的学校,那为什么看上去如此不起眼的学校竟能吸引这么多外地友人呢?我们等待着揭开她的面纱,经过学校负责人舒军华老师的介绍,原来他们的法宝是一心抓教研,而抓教研最大的亮点就是英语教学,抓教学的关键当然是抓课堂,于是舒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的集体备课情况,他们称之为“双备五环节”:确定目标――整合资源――组织教学――复议反思――总结提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作业分块分层设计,科学、合理、高效。负责人介绍:他们正是靠着科学的管理,严谨的学风,最终在罗湖区,乃至在深圳市突出重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听到这里,我更加坚信我们花城学校提倡的高效课堂、集体备课的做法是正确的。当然在看到别人长处的同时,我更看到了自己的优势,至少在他们校园,我很少听到学生主动与老师问好,而在花城,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已成常态。

经过短暂休息,下午我们去了深圳市文锦中学。这是我继2007年之后第二次来到文锦,初识我是以团队干部的身份,当时罗湖区义工处在文锦接待来自顺德的团队干部,四年过去,一切历历在目。此次老朋友相见,格外亲切。文锦与特区同龄,算是老牌名校,而今天我眼中的文锦比之前更为年轻,更显朝气。此次重访文锦,我有两个最深的印象,一是他们的广播体操特色;二是他们用于公开课教学的阶梯教室。

文锦中学从2004年就开始了创建深圳市广播体操标兵学校的工作,几年来,学校把创建广播体操标兵学校,当作一个锻炼学生体魄,形成优良校风学风,培养学生文明、健康、尚美的精神风貌的综合课程。因此,广播操在文锦不仅仅是一项课间的体育锻炼,更多的是赋予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内涵。通过几年的努力,文锦中学获得深圳市广播操标兵学校的称号。一段本校广播操视频让在场的老师们叹为观止。

下午三点,在老师的指引下,我找到了一间位于角落里的阶梯教室,那里正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孙权劝学》,走进教室,首先吸引我的不是教师和学生,而是那间设计巧妙的教室。教室不大,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中间有一道玻璃墙隔开。前半部分用于教师上课,地面呈平面型,后半部分用于老师观摩听课用,地面呈阶梯型。用玻璃完全隔开,怎么能听到前面老师上课的声音呢?仔细一听,再看,我发现,原来前半部分的天花板上安放了大型的扩音设备,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从音响里传出来的声音。前后互不影响,互不干扰,这样人性化的设计,让我大开眼界,当然精彩的课堂教学更让此间教室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引用当堂课的一句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戴主任也是一路啧啧称叹,我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早已拿出相机,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虽然因堵车,当晚十点我们才回到花城,但我感觉此行不虚,感谢花城学校给了我这个学习的机会,我会努力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去。(文\刘志伟)

更多图片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