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狮子山下,品精品课堂

2011-12-01

――赴港观摩学习有感

踏着南国冬天的些许凉意,带着学习的热情,11月23至25日,本人有幸与广东省教育界各地57名同仁在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郭植梅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香港观摩学习小学英语phonics & writing 课程教学。香港黄大仙小学、培基小学为我们呈现的四节课(实际上应该算六节,因为香港学校的阅读写作课通常是安排连堂两节70分钟),让大家着实感受到了英语课堂的教学魅力,几节生动、扎实、有效的课,给与会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像。

一、似涓涓细流,润物无声

无论是六年级还是二、三年级的课堂,我们都见不到那种“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上串下跳”的热闹非凡的课堂景像。有的只是如绅士般彬彬有礼、如淑女般温文尔雅的一群知书达礼的孩子们在课堂上落落大方、非常自信的各种出色表现。

在黄大仙小学,资深外教Ms Rawson 的阅读写作课堂上,一群三年级的孩子们跟随老师开始经典童话故事 Little Red Riding Hood (小红帽) 的有声阅读,随之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出故事中的Keywords, 用此以语篇带动词汇学习。接下来,老师要求孩子们用刚刚找出的Keywords 和自己以往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并借助于图片来对故事进行Retell练习。紧接着开始了一个分工相当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全班二十几个孩子分成了六个四人小组,先是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写出故事中的Keywords, 再用这些Keywords 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轮流写出句子,直至孩子们能用自己写的话来复述故事。这一环节顺利完成后,每个小组的A、B、C、D四个成员又开始分别承担着说、写、绘、查的的职责,以此来完成语言输出的最后一个环节。就这样,一篇篇图文并茂、生动的绘画作文在老师的巧妙引导、处处训练、步步为梯,级级进步中不显不露地“柳自成荫,水到渠成”了。不得不令在场的各位同行们啧啧称赞。

二、民主的课堂,对话的课堂

无论是外教Ms Rawson 还是另外三位香港本土教师,为大家献上的几节课,无一不渗透着宽松、平等、合作与对话。老师们精心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个简单、真实而又生活化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

黄大仙小学的Ms Lam 与培基小学另一位老师分别在两节六年级的主题写作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Ms Lam主题为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的写作第一课时上,同学们带着老师设计的诸如What do you like doing?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Why do you like this job? What personality do you need to do this job? 一系列问题,来开展Brainstorming, Interview Classmates等课堂活动。由于这些问题即真实又贴近生活,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反响异常热烈,沟通、交流、采访、记录,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同样,培基小学的写作课主题是Create a new festival, 由于主题的设计更具开放性,这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依赖,一个个新鲜好奇、极富创造力的Ice-cream festival, Cookie festival, Monster festival, Clothes festival在孩子们的探究合作下应运而生了。

这几位老师把语言放到了真实的语境中开展教学活动,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有机地柔合到一起,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结合,塑造了一个个有个性的,有创新思维的,敢于用英语交流的充满自信的学生。

创设一个简约的生活化课堂,让学生真正回归生活,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是一个生机勃勃、激情四射、有血有肉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将会涌动更多生命灵性,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

(文\图 戴琦)

粤港英语骨干教师合影留念

探究的课堂

对话的课堂

民主的课堂

合作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