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 博采众长
2012-04-16
文\刘志伟
4月12日至14日三天,受学校委派,我有幸参加了顺德区教研室组织的文学社辅导教师外出采风活动,收获颇丰。
为了拓宽教师视野,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区各校文学社的发展,顺德区教研室联合《中学生报》组织了此次活动,目的地是广东恩平市,由教研室曾小英老师和《中学生报》驻顺德站余青阳站长带队,顺德区各中小学共48名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第一天,我们走访了恩平市大田镇中心小学,并为他们送去了很多学习用品和近千册图书,受到了恩平市大田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去之前,教研室曾小英老师就发出倡议,鼓励大家带一些文具和书籍,开展一些慈善捐赠活动,希望能为农村的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进行简单的捐赠仪式之后,我们参观了大田镇中心小学校园。
活动第二天,我们来到恩平市实验中学进行文学社交流活动。在座谈会上,恩平市实验中学的文学社辅导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宝贵经验,同时顺德凤城中学和容桂中学的两位教师代表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做法,让在座的教师都获益匪浅。最后,我区教研室曾小英老师向恩平市实验中学赠送了“以文会友”的牌匾,这四个字正体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以文会友,博采众长。
当天下午,我们游览了锦江水库,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各文学社老师也加强了交流与沟通,互相学习创办校园刊物的经验。行走其间,我为青山秀水所吸引,更为这么多热心于校园文学的老师们所吸引。
活动第三天,我们游览了恩平市歇马举人村,体验了一下该村浓郁的文化氛围。据说,在明、清两代,歇马学子考取封建功名或有封建官职的就有670多人,从九品至正二品的官员有430多人,其中获举人以上功名的有285人,当上二品官员的有5人,故此一直被人们尊称为“举人村”。在歇马村,人们有“笔筒量米也教子读书”一说,村人解释为:即使穷到用笔筒量米煮饭,也要想尽办法让子孙读书成才。足见歇马村在历史上是大兴教育之风的楷模。
三天行程转瞬即逝,此行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顺德的同行,并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校“花城”文学社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已办校报四期,我会努力将所学应用到校报的创建和文学社的发展之中。
自左至右:恩平黄冈实验中学校长、文章作者、顺德区教研室曾小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