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参加培训心得

2012-04-16

爱如茉莉 爱如于永正

钟 欢

伴随着东平河畔的微微清风,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东平小学,聆听了新语文主题阅读的学术研讨会。

一天的学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于永正老师执教的一节《爱如茉莉》的阅读课。

一、于老师的课重在有趣。

把课上得有趣,上得有滋有味,有意思。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于老师的课,我认为那就是“爱”,爱在细微处,爱在读书中。于老师的课不需要彩排,不经雕琢,没有污染,绿色课堂,一种自然之美。这也正是于老师的课堂魅力所在。词语的处理,看似随口一说,随手一写,实质是于老师匠心独运,巧妙地抓住有关动作、神态的关键词,抓住了母女之间、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线,抓住了文本里爸爸妈妈互相关爱的实质。于老师处理方法轻松自然,没有“强买强卖”,学生学得有趣。关键词的提纲挈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给在座听课的老师一个借鉴,从不同角度处理文本,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个苦涩、生硬的词语,在于老师的演绎下变得如此有内涵,有活力,有人情味。正是:爱在细微处,读到情感中。

二、于老师的课重在朗读。

朗读是一种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于老师这节课教学的主旋律就是朗读。当学生读得不正确、不流利时,于老师耐心地让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反复读;当学生读得没有感情,语气、语调、语速把握不准时,于老师没有直接进行朗读技巧训练,而是弯下身,放下了一个老师的身段,不惜扮演文中幼稚的孩子,让学生演文中的妈妈,合作表演妈妈和女儿的对话。他的一颦一笑,一个手势,显得那么相得益彰,他沉浸在文本当中,孩子也被他带入到角色当中。下面不时传来听课老师的笑声,不禁为这位已经白发苍苍的老师的幽默诙谐所打动。他和孩子们融为一体,指导读书显得那么轻松自如,孩子们同时被这位老师所吸引,读得一次比一次入情入境。当学生还是读不好时,于老师干脆范读,他让学生边观察他的表情边听他的范读,最后,动情的朗读把自己都感动到流下了眼泪。试问这一刻,还有不被感动的学生吗?我想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学生,于老师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于老师用他那绘声绘色的朗读,生动自然的表情,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文中感悟,读懂课文的情感深处。

三、于老师的课充满着欢声笑语。

师:我们来开火车读,于老师就是火车队长,我最喜欢开火车读了。

生读句子“你爱爸爸吗?”,把“吗”读成“妈”。师说:你爱爸爸的妈,那就是奶奶了。

生把“早”读成 “zhǎo”,把“时”读成“ sí” 。师:该翘又不翘了。

师:“眸”的本义是什么?生沉默,没人回答。师:有没有查过字典?没有查,那就猜吧!

师解释“回眸一笑”时,先引出《长恨歌》里描写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的典故。师说:可惜这个“回眸一笑”不能用在男人的身上,它是专门形容女的,形容女的很漂亮,然后于老师看了学生一眼,转过头来捂着嘴偷笑,流露出一种少女的羞涩,全场哄笑鼓掌。师接着说:你看,于老师回眸一笑,你们可就受不了了。

于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学习的重点转换成一种轻松的方式去讲解,当学生出现不解和错误时,又用幽默的语言去化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改正,给课堂营造一种轻松而又乐于接受的学习氛围。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于老师仍然是一个不断学习,勇于前进的人。在课结束前,他给在场所有人表演了一段京剧《春秋配》选段,那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表演,使每个人都感受到这位可爱的老人是那样地热爱生活,给我们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是对茉莉花的特点描述,但也正是于永正老师自身的真实写照。爱在课堂,爱在学生,沁人心脾。爱如茉莉,爱如于永正。

一场语文教学的革命来了

张婷

4月12日,我带着几分疑惑,带着几分疲惫,和几个同事一起去东平小学参加“专家解析高效语文教学――新语文主题阅读”讲座。

会议的整个过程有三部分,一是听课,分别由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的王蔚上《古诗两首》和主题阅读副主编刘俊祥上作文课《心灵上的小鸟》;二是由顺德嘉信西山小学的副校长介绍他们学校推行主题阅读教学的做法及成果;三是由主题阅读教学发起人刘宪华校长做“新语文主题阅读――语文教学的革命”的总结。

会议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由刘宪华校长做“新语文主题阅读――语文教学的革命”的总结。她讲得兴味盎然,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显示了她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厚积薄发的功力。这场语文革命是什么?这场革命有五大变革:一、变问题组合式教学,为听说读写的板块式教学。二、变分析讲解式教学,为简简单单的读背式教学。三、变课堂生成式教学,为全天候主动探究式教学。四、变目标统一式教学,为分享学生已有经验的展示性教学。五、变以一课为单位的教学,为以一单元为单位展开教学。新语文主题阅读有三大原则:少提问,多读书;少讲解,多分享;少做题,多记读书笔记。创建“主题阅读的基本课型”有:单元导读课型整体识字课型、以文带文课型读写联动课型自主阅读课型分享展示课型(主题诗会)、基础训练课型。“主题阅读”研究的基本思想是:主题阅读,塑造心灵的阅读!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 。刘宪华校长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必须要进行一场革命,象鹰一样重生!”

听完这次讲座,我真有渔夫打鱼,满载而归的喜悦,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激动。我多年的困惑终于得到了解决,在我的教学涯中,经历过语文教学几次变革,,一是应试教育变素质教育改革;二是简简单单学语文,以读代讲,读出感情;三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在应试教育变素质教育改革时,我在疑惑:花那么多时间在中心思想上,上语文课怎么好像是上思想品德课?又是画画,又是唱歌,有关语文的东西那么少,学生怎么考试呀?在以读代讲,读出感情的时候,我在疑惑:每一节课要花那么多时间教孩子读出感情,长期以往,我们的孩子都快成朗诵家了,难道我们国家需要很多朗诵专家吗?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时,我在疑惑:只讲书上的内容,对于孩子来说,知识面太少,讲得太多,时间又不允许,该怎么处理课堂教学安排呢?听了这次讲座,我终于知道该怎么办了,要用变问题组合式教学,为听说读写的板块式教学。在王蔚上《古诗两首》中,我发现她用20分钟的时间就能让学生读懂两首读的意思,5分钟背诵和展示,10分课外阅读,5分钟学写诗。一节课的容量很大,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我以后也要多尝试这种教学方法。

这场语文教学的革命来了,这是一次进步的教学改革,我希望它来得更猛烈一些。但我也希望教学能百花齐放,因为我一直随波逐流,适应潮流,如果不按当时的教学潮流,教学模式,所有的公开课就不能是一节好课。教无定法,教法也适应学生,而不要固定模式,允许多种模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