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梳理

2015-10-15

――评马婷老师《狼王梦》课外阅读指导课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

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对学生是受益终生的。今天听五年级组马婷老师教授的《狼王梦》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是一个关于狼,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梦想的故事。有些感触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妥,还请指正。

马婷老师的这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主要讲了四种阅读指导方法,下面围绕这四种方法谈一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一线串珠,一唱三叹――用目录概括主要内容

一本两百多页的小说让学生提炼文章大意是非常难的,但老师的设计非常精巧,通过抓住目录去入手进行内容概括。清代王鸣盛曾说过:“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研究学问,借助图书目录的检索,便可按图索骥,去探究蕴藏于图书典籍中无限丰富的文化知识。用目录来概括全书内容即降低了难度,又进行了阅读方法的指导,每个章节的内容如同散落的珍珠,目录就是一条线,串珠成链,就能呈现出整本书的精彩。同时,这个设计也是对语文本体的关注,即――“写什么”,就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让学生用具体的学习方法概括出这个荡气回肠、震撼天地的狼的精神世界。此其一,得语文味。

二、有理有据,血肉饱满――以事例分析人物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本书中的主角是有着野心、抱负,为求一子成为狼王的母亲――紫岚。老师在设计这个环节时并没有预设标准答案,学生们从不同的视角一笔笔勾勒出这个丰满的形象,每个学生的体悟不同,但都能结合文本找到自己的论据。除了浅层的文字,学生们的回答都能指向紫岚深层的精神世界,展现出她种种独特的母爱,作为一只心灵被权力极度扭曲的狼,作为一只承担着丈夫生前遗愿的狼的精神世界。这样的读书体验源于本文又高于文本,达到了由横向铺排而纵向开掘,故事情节在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中也得到了展现,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下变得立体饱满。

这个环节还可以看出老师平日下的功夫,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记录卡,注意了丰富的积累和良好阅读好习惯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指导时应该教给学生的,此其二,得好方法。

三、独辟蹊径,尊重个性――品味不寻常之处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有“人情味”,但绝不等同于思品课。语文课的“人情味”除了有情趣,注重情感熏陶和价值引领之外,重要的是建立在文本上的“以人为本”,要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

这节课,对一个极具争议的片段描写――紫岚为了不让孩子受猎人们的折磨和屈辱,维护“狼道”的尊严,可以一口咬断孩子的喉管,是“爱”还是“残忍”?学生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用自己充分的理论来捍卫自己的观点,一度掀起课堂的高潮。争锋相对的课堂上涌动着一股股新的思潮,不断碰撞着心灵的火花,真正做到了以书为载体,读思结合,读辩结合,把书读活了。不同的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会带着不同的情感体验,不统一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是阅读个性化的体验,是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双重观照。马老师在此总结的一句“品味不寻常之处,往往指向中心。”让学生在阅读中指向了文本的秘妙,每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或每一个扣人心弦的动作,都来自――母爱,它往往来自看不见的地方,往往展示出让人想不到的方法。相信学生在这种独特的体验下收获了自己精神层面的成长。此其三,得“人情味”。

四、感受内心,读写结合――将思考化作批注

老师在最后设计了补充心理留白的环节,读书记录卡设计得很好,将每个人物的心理感受留了批注的地方,设计得直观清晰;在阅读的基础上,“圈点批注”体现出语文味中的“写味”。在学生的笔下,书中狼的世界是一个与人类平行的有血有泪的世界,个性鲜明的狼崽在最初的本能驱使下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这种具有“书卷味”的语文课灵气勃发,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此其四――得“书卷味”。

当然这节课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比如老师的总结还不够到位,未起到引领和升华的作用,学生回答的声音不够响亮。但作为一节阅读指导课,是马婷老师和整个五年级备课组老师大胆的尝试,有其推广和借鉴的价值。对推进整个语文组“阅读推广计划”的实施也有积极的作用。

(文/图 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