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般的设计,彩虹般的课堂
2015-10-21
――记一年级备课组李盼盼老师的情境说话指导课
“语文”的概念,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1947年提出的,他认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育要并重。对于刚进入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口语表达的学习更为重要。李盼盼老师的情境说话指导课――用“在”说话,抓住了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行云流水般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彩虹般绚丽的课堂让所有听课的老师在仍有几分燥热的秋季里,如沐春风。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在”说话。“在”的属性较为复杂,用途也非常广,一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有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盼盼老师设计了“时间”、“地点”、“条件”三大板块,巧妙地借用了修改病句的思路,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说话要完整、合理的概念。看图说话和看视频说话两个训练环节紧接其后,创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平台,巩固了说话的方法。整节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层层递进,听与说的训练有机结合。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设计,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
创新,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而且巧妙之处,相当密集。仅列举几点:
巧用修改病句――按课标来讲,修改病句是三年级要求掌握的能力,但是李盼盼老师有技巧性地降低了难度,巧用判断对错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完整”的概念,给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是为一妙。
判读句子,先听再看――也许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是正是这个小细节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听力的重视。语文的学习,归根结底,不外乎“听说读写思”五个字。如今现代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给教学带来不少便利,但过于依赖视觉,忽略了听觉和想象,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说,也是一弊。况且,训练听的能力,对于一年级来说,甚是重要。此为二妙。
激励学生,方法多样――在这节课上,教师激励学生的方式让人不禁叫好:拍掌、捶桌子、吹喇叭、放鞭炮、贴板书,丰富多彩。单一往往让人容易怠倦,尤其是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新奇感很重要。这样有趣的表扬方式,既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是第三妙。
教具实用,课件精美――“连词成句”这一环节,老师将每个句子分成了三个方便移动的小板块 ,便于学生操作,也非常直观。在“观看视频,用在说话”的环节中,教师选用了本班学生活动的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将视频分拆为六个小片段,在同一版面中同时播放,很好地呈现了学生说话的材料,妙!
李盼盼老师的这堂课,如彩虹一般,让人陶醉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能一一详说。但是也有一些遗憾,比如在回答问题上,如果老师能给予学生更有效的引导和点评,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能更加洪亮、更加自信,整堂课呈现的效果将会更好。
(文\郭园 图\朱晓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