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长会展示课
2015-11-30
2015年11月27日,碧桂花城学校举行家长会暨教学开放日,六年级八位老师为各位家长和来宾奉献了八堂精彩的展示课,获得了一致好评。
陈斌老师的展示课是整本书《不老泉》的阅读指导。他先用练眼力,猜年龄的游戏激趣导入。然后介绍了这本书的作者纳塔利 巴比特。随后,老师罗列了三件事,好似告诉了孩子们故事的内容和主题,却又把孩子们的思想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畅所欲言,想象自己的故事,个个都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假如你发现了这口泉水,你喝不喝?假如你拥有这不老的泉水,除了自己,你会选择让谁喝? 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亲情与友情随之而来,矛盾也就此产生:这口不老泉对于塔克一家来说究竟是福音还是诅咒呢?通过书里相关内容的阅读完成表格,练习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理清了大家心目中的答案。答案虽重要,但老师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一步,而是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对老塔克的哪句话印象最深刻?哪句话让你觉得是作者最想传达给读者的?引导学生抓重点句子,得出启示:生命的意义在于变化。通过这节阅读指导课,孩子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阅读的兴趣更浓厚了。
田桂花老师和黎梅峰老师上的是《读名著,品水浒》。这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水浒知识竞赛,这既点燃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又让老师初步了解了学情。然后把思考交流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谈谈对“好汉”的理解,进而引入本堂课的重点,品析《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部分是层次递进的,先设置冲突,让学生说说柴进、林冲、洪教头谁是好汉,并说出理由。大部分同学选择林冲,这都在老师的预料之中,但老师没有过多点评,引导抓住洪教头的冷笑和林冲的“不敢,不敢”进行品读,读出了林冲的隐忍,继续揣摩咀嚼,忍了这么久的林冲最后为什么还是“棒打洪教头”?最后老师带领学生们品悟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在本次家长会暨教学开放日中,蓝老师执教《生活中的比》,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蓝老师通过具体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区别“比”的几种意思,清晰数学上“比”的含义,达到对 “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在 “图形放大缩小”这一环节中,利用了学生的照片,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探究交流后体会同类量的比。蓝老师的课堂轻松、风趣,把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冯旭红老师与六(2)全体同学为家长和来宾们展示了一节题为《Holiday Plans》的阅读拓展课。本节课老师首先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Canada和Egypt这两个国家风土人情、地理位置、天气状况等进行梳理复习。此环节展现了孩子们乐于在比拼中交流和学习。紧接着冯老师通过两个孩子在微信上聊他们假期的旅游计划,自然而然的引出Australia,对于新文本的处理,主要采取的是思维导图和任务型教学:听了之后回答出来,读了之后写下来,写了之后说出来。就这样孩子们在老师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引导下,一个去澳大利亚旅行的计划图清晰地呈现出来了。老师的步步引领,学生们的乐于表达,赢得了家长们的声声赞誉。
张伟尧老师的展示课课题是《Holiday Plans》。上课开始他先和学生来一场头脑风暴,让学生对加拿大和埃及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扩充了地理常识。后来通过拓展阅读,把话题延伸到澳大利亚这个国家,通过照片和阅读内容,跟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澳大利亚的著名地方和旅客喜欢的活动。学生们精神高度集中,不间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让大家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凝神倾听,时而若有所思。这堂课出彩之处是学生能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大大提升了他们写作和说话的自信心和流利度。家长们都欣赏学生即学即用的精神,课后纷纷对课堂和学生表现给予高度的评价。
林燕霞老师的美术课《小小园艺师》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绘画设计和手工制作的综合学习和练习,其中绘画设计环节的灵魂是构思和创意,手工制作环节的灵魂是布局和制作技巧。对学生来说,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带有一定的挑战性,且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小园艺师”这个主题,让学生成为主人翁和课堂的主人。在制作环节是采用分组和分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自己承担的任务分工,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文/六年级组 图/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