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国学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
2016-01-08
――第二课堂活动国学展示课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的学习让孩子们学会爱国、处世、修身,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1月7日星期四的第7节,李丽嫦老师在学术报告厅呈现了一节国学展示课。
本节课讲授的是《声律启蒙》里的“十二?文”。上课前,李老师把学生分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个小组进行比赛。一上课,以成语故事《狐假虎威》导入新课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让学生明白故事蕴含的寓意,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诵读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自读、结对子读、小组读、带读、PK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感悟韵文的节奏和韵律,读出韵味。理解韵文是学习的难点,李老师教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韵文的意思,孩子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很快就找到了“五典、三坟、唐李杜、晋机云”的意思。最后一个环节是故事交流会,李老师挑选了韵文中的故事进行学习与分享。孩子们先自主学习故事,在小组内交流后选出代表上台分享,学生落落大方、生动形象地讲述,让孩子和老师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短短的四十分钟,展示了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的能力和修养,感受了老师传承文化的魅力和胸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经典吧!培养学生传承国学、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让校园充满书香的韵味!
(文/图 钟欢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