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2015-12-27
――2015年陈村镇校长论坛纪实
2015年12月24日,由顺德区贺小勇校长工作室策划、联合陈村镇教育局主办的“2015年陈村镇校长论坛”在碧桂花城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由顺德区贺小勇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碧桂花城学校贺小勇校长主讲并主持。顺德区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冯毅、陈村镇教育局常务副局长暨耀文、佛山市名校长、原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彭志斌、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林家祥、陈村镇教育局教育管理科、碧桂花城学校驻校领导徐慧玲,以及陈村镇各所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参加了本次论坛。
作为东道主,贺校长先向各位嘉宾和校长介绍了碧桂花城学校的概况、办学定位,然后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创设:1、开齐课程,开足课时;2、“浸泡式”英语;3、创新发明;4、书香校园。近年来,碧桂花城学校在贺校长的带领下,先后打造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色,教学内容兼顾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身心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并总结出“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三步建设策略。
继贺校长的介绍之后,陈村镇中心小学校长马冬梅、青云小学校长黄丽萍分别分享了她们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面的成果,播放了中心小学鼓乐队、青云小学龙狮队精彩的表演视频,并表示这些特色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兄弟学校的支持配合,提出要加大学校之间的交流,欢迎大家去他们学校探索指导。然后,贺校长也与大家分享了碧桂花城学校“第二课堂,阳光课程”的视频,让大家看到了碧桂花城学校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探索创新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困惑与迷茫,为此,贺校长特别邀请了冯毅先生为大家作报告。报告中谈到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项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以校为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整合学校资源,课程要有规划和设计,要有整体性。
陈村镇职业技术学校林家祥副校长以《校本课程建设转型升级在路上》为题,为大家介绍了陈村镇职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贺小勇校长工作室成员刘广平校长、阮汉潮校长也与大家分享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面的经验和看法。
接下来是“百家争鸣”环节。贺校长组织嘉宾和校长们就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一些具体实际的问题进行了睿智坦诚、激烈友好的探讨。青云中学副校长陈瑜琳谈到了她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变迁史,总结出了校本特色课程不会对学校的升学率有负面影响,贵在坚持。陈惠南纪念中学校长谢文忠也谈到了国家课程是大众化的,满足不了不同地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育需求,而基于学校,基于学生的校本特色课程如果做好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了,成绩也就水到渠成了。仙涌小学校长曾诗辉谈到了他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创办三景校园的特色文化,让每一个老师都参与进来,主动去了解学校的历史,激发了老师的积极性。吴维泰纪念小学校长钟天就怎样协调好校本课程和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专家点评环节,彭志斌校长从引领性、现实性、灵活性三个方面对本次校长论坛进行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贺小勇校长的工作。他认为这次论坛的话题选得很务实、本质,形式灵活平等,让每一个校长都带着问题来,都有机会发言,调动整合了全镇的教育信息。
徐慧玲女士也高度评价了本次校长论坛,并代表陈村镇教育局对本次论坛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感谢贺校长及其工作室的精心策划和组织。
最后,碧桂花城学校贺小勇校长宣布本次校长论坛顺利结束。
醒狮迎宾
参观校园
嘉宾签到
嘉宾签到
高朋满座
座无虚席
贺小勇校长作报告
冯毅主任作报告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彭志斌校长点评
徐慧玲女士点评
贺小勇校长工作室成员与教育局领导合影留念
(文/陈海波 图/张锋)